主播界的魔幻真是一浪高過一浪!這年頭連慈善都能用來收割粉絲了!
前有“順其自然”23年匿名捐款1363萬元真慈善引熱議,后有網紅博主@波波善行擺拍行善大翻車!
果然,善良的世界也充滿了“參差”!
▲ 圖源:今日頭條
近日,以慈善起家的抖音網紅@波波善行在短視頻賬號上發布的一支視頻引發熱議。
視頻展示了大涼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簡陋生活環境,稱女孩是老人撿來的孤兒,兩人相依為命。老人小孩悲慘的境遇引發了大批網友關注。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該博主賬號內容全都是擺拍!不但拍攝的破爛房屋是提前找好的,老人孩子的臺詞也是提前準備好的,視頻中資助老人的3000元現金,拍攝完成后被收回了2800元。
更令人無語的是,@波波善行第一次來老人家拍攝時更向老人借了500元用以拍攝視頻。
事件曝光之后引發大批網友不滿:“給200就是200非要說3000這是不是已經構成詐騙”、“消費大家的善良,封殺他!”、“這是作惡,不是行善。”
目前,涼山州相關部門正在對“云南波波”及相關事件展開調查和處置。
一個“善良”劇本
如今打開抖音、視頻號等多個平臺已經無法找到@波波善行的賬號。
但據關注過的網友反饋,@波波善行在被曝光后已經改名為@云南波波(但目前這個賬號也無法找到本人了),賬號里的內容也全部被隱藏。但此前發布的內容可謂正能量滿滿,全都是他幫扶老人、孩子的視頻。
▲ 圖源:封面視頻
有意思的是,此博主的多條視頻內容不但都是“導演”的,甚至此前網上引發熱議的老人與小女孩都不是一家人。
老人也并不是云南波波描述的那樣清苦,冰箱、電燈、床鋪一應俱全。
▲ 圖源:封面視頻
而小女孩則是另一位村民的女兒,也并非沒有戶口輟學在家放羊,而是正在學校讀書。
一張圖、一個視頻,內容全靠編。
真是應了那句話:在別人的視頻里,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扮演著什么角色,過著怎樣的人生。
隨著事件的發酵,“云南波波”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動態否認了涼山慈善事件退回2800元的事,稱自己會繼續慈善事業。
▲ 圖源:今日頭條
然而搞笑的是,這則否認動態中的照片卻另有其人。
緊接著,一位名叫“波波飾品店”的博主出面澄清,表示自己發布的視頻被人截圖了,“云南波波”用的照片其實是自己,并且因此遭遇到了網暴。
▲ 圖源:抖音
不僅如此,在改名云南波波之后,他還在抖音“無辜”表示:“什么是3000狗?,第一次遭遇網爆嚇死我了”!
▲ 圖源:抖音
在昨天的直播中,面對大批網友的謾罵,直言要拉黑這些黑粉,更百般抵賴自己并不是大家要找的@波波善行。
然后卻被一位網友無情拆穿。
▲ 圖源:抖音
改名、裝無辜、甩鍋......云南波波的騷操作無非是想躲避輿論的指責。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善良不該被利用,也不能被利用。相信涼山州相關部門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處置結果。
一股“偽善”風
誠然,波波善行所遭受的翻車謾罵是咎由自取。但打開抖音,不少人一定經常刷到各種類似的正能量慈善賬號。
他們通過拍攝視頻、直播幫扶各種困難群體,要么給錢、要么買油買面買衣服,還有人專門在農村大集上尋找賣菜的老人,一口氣買光老人的全部菜,只為讓老人早點回家......
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這些善良都是真的,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些刻意傳播的善意,但也的確符合抖音“記錄美好生活”的本質。
但可悲的是,很多時候這些“善良”不僅不純粹,而且還是假的。“偽慈善”已然成為大批網紅的流量密碼,“擺拍”、“賣慘”成為這些網紅消費社會愛心的利器。
在他們的視頻中往往有著極為相似的套路:
鏡頭之下受助者悲慘的生活盡收眼底,在網紅博主的采訪之下,主人公悲慘的經歷也讓人滿是同情,最終在博主的幫助之下解決了主人公的燃眉之急,收獲網友大批點贊、關注。
比如此前抖音曾有一位名為“龍浩哥”的網紅。自稱“用生命幫助人”,“幫助孤兒、老人、殘疾人、重大病人”,并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進行直播,通過募捐、刷禮物等方式為求助者提供資助,受到廣泛追捧。
▲ 圖源:抖音
2020年底,龍浩哥開始與一位患有頸椎骨巨細胞瘤的求助粉絲聯合在抖音直播募捐。
此舉引發多位打假人士不滿、質疑。最終7位打假人士聯合來到北京抖音總部舉報其對粉絲詐騙和利用求助者斂財。
最終,龍浩哥遭遇全網封禁。
如果說龍浩哥的偽慈善一定程度上的確幫助了這位患病網友,但更多的偽慈善主播則在幫扶的外衣下給被幫扶者極盡羞辱與尊嚴的踐踏,讓善良帶來了“二次傷害”。
有一位微信視頻號博主“呂先生涼山行”為博眼球,專門抹黑一位小朋友的臉,讓其站在鏡頭前"“賣慘”。
▲ 圖源:視頻號
而流量是真,悲慘卻是假的——不過又是一場博主造假作秀的鬧劇。
最終該博主因涉嫌擺拍、發布虛假視頻博取眼球、賺取流量被公安傳喚。
還有一個名為“韓文團隊”的網紅團伙,長期發布向貧困孩童捐贈物資的視頻,吸引大量粉絲后帶貨直播。以扶貧捐助、幫扶困難群眾為名,通過擺拍渲染、虛構涼山貧困“博眼球”。最終,“韓文團隊”被依法行政處罰。
▲ 圖源:紅星新聞
更有一個帳號備注信息為“編劇導演題材大師”的網紅不僅讓受助的學生集體喊“感謝某某老板”,還面對鏡頭直言鏡頭“一起來看看這幫窮學生”;甚至讓一位癌癥病人忍痛致謝幾十次才拿到善款。
▲ 圖源:封面新聞
然而,面對網友的質疑,這位網紅則說,黑粉少說風涼話,你可以做得更好你又不去做,我是公開公正傳播正能量。
提前設計劇本,吸引眼球,炒作事件,是網紅圈公開且默認的套路之一。
而在這股“偽善”風里,網紅們恰恰是拿網友們最純粹的善良去博同情。但到底是幫助別人,還是為自己賺取流量,這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有人說只要是真做善事,哪怕懷揣著博流量的目的也無可厚非,總不能“用愛發電”。
有人則認為不管善事是不是真的,這樣的行為始終游走在法律和道德邊緣,不值得鼓勵。
一門“好”生意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被直播的“善良”亦是如此,偽慈善背后其實都是真生意。
有人說,所有順應人性的生意都是好生意,但是好生意不一定道德。
從這個角度來看,慈善直播正是如此,它拿捏住了人性中最本真的“善良”情感,并進行了商品化的包裝,讓人們在獲得幫助他人快感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收割流量、變現的目的。
比如曾靠“蹭飯”系列走紅,擁有三百多萬粉絲的網紅@海哥量地球就發布過不少此類視頻,為了支持這種善舉,粉絲們在直播間刷禮物、購買商品支持他。
▲ 圖源:封面新聞
在他拍攝的視頻里,悲情、愛心類視頻獲得的打賞遠遠高于其他視頻。
然而隨著這些正能量視頻的走紅,海哥也遭受了不少質疑,有人懷疑打賞給困難群體的贊賞金被海哥拿了。
有網友統計了海哥發布的幾期打賞較多的視頻,打賞人數超過5000人,累計打賞近20萬元,與視頻中給到受助對象現金和物資金額的確相差較大。
與多數打賞者希望他能拿去幫助視頻中需要幫助的人的目的不同,海哥和不少粉絲卻認為,視頻贊賞功能是給平臺創作者的動力,為的是讓創作者走得更遠,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圖源:封面新聞
事實上,無論海哥也好,波波善行也罷,他們行善的過程,實際上是把“愛心”和“正能量”商品化的過程,粉絲和網友花錢買“愛心”,網紅拿“愛心”博流量,弱勢者可能得到幫助。
通過消費弱勢群體建立起來的高粘度的粉絲群體,成為了很好的變現流量,很多粉絲愿意為此買單。
看似一場三方的共贏,但卻是一個“流量至上”的畸形商業邏輯,在這些或真或假的“慈善”后面,多數有專業公司、專業團隊介入,結成產業鏈條。
“善良”沒錯,但唯一的疑問是,當“善良”成為一門生意之后還是“善良”嗎?
在流量為王的價值尺度下,作秀與造假在所難免,人們無法分辨真假,善良只能在一次次的信任中被消耗殆盡。
當愛心被肆意消費和踐踏,最終帶來的或許只有“狼來了”之后的漠視與冷漠。一場網絡狂歡過后,一地雞毛——澆滅了人們的善良,弱勢者繼續“隱入塵煙”。
可悲的是,只要“善良”能賺錢,波波善行之流就不會停止鬧劇。
只是,人們被傷害的“善良”誰來彌補?
1.華西都市報:慈善主播給老人發錢是擺拍?涼山州相關部門展開調查
2.封面新聞:云辟謠|慈善主播在涼山給老人發錢?老人:發3000元收回2800元,還找我借錢擺拍
3.海南日報:別讓擺拍“賣慘”消費社會愛心
4.藍鯨傳媒:“涼山”“孤兒”成流量密碼,假慈善背后都是真生意
5.新黃河:是慈善公益還是作秀炒作?抖音網紅主播被永久封禁背后
6.封面新聞:網紅博主拍“愛心”視頻獲高額打賞引爭議 博主回應:我不是在做公益,打賞金是對作品的認可
7.封面新聞:起底“網紅做慈善”:讓癌癥病人幾十次致謝配合拍攝


麥當勞叔叔慈善之家推出催淚微電影,在一起才是家


力壓小楊哥!這個抖音流量黑馬有點狂!


網紅地“哈藥六廠”火到霸屏!金碧輝煌堪稱“東北盧浮宮”


映未來聯合創始人寧少鋒:映未來的增長秘訣


抖音千萬級“機車女神”,官宣50歲男友后翻車了


抖音千萬級“機車女神”,官宣50歲男友后翻車了


1個月漲粉570萬,頂流女網紅卻被曝出軌!


爆火一年后,抖音“頂流”涼涼?


誰在“造神”劉畊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