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星移,春去冬來,不知不覺間風起云涌的2022年也走到了最后時段。在這一年里,各大品牌在新冠疫情之下,仍然堅強地迎風作戰,雖然不免發生大小失誤,導致貽笑大方,或在公眾的目光中無地自容。
為了警示后來人不要重蹈覆轍,也為了行業中的大家能在需要品牌韌性的時代保持正確的活力,我們在此匯集了這一年值得注意的十大危機公關。
01.拼多多“砍一刀”欺詐事件
【時間:1月18日】
拼多多的砍一刀免費在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無法證偽的噱頭,但在知名公眾人士的試驗下,讓數萬人接力“砍一刀”,卻發現距離所謂免費獲得商品永遠無法真正達到0元,拼多多則在此過程中實現了病毒式增長。
針對“砍一刀”事件,公眾人士將拼多多告上法庭,經過審理,拼多多被認為構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拼多多辯解稱“砍一刀”最后顯示數字99.1%在小數點后還有6位,如此設計遭到公眾嘲諷,眾多自媒體趁機人肉搜索拼多多借“砍一刀”拉人脈進行病毒式發展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對品牌造成了負面沖擊。
面對當下互聯網資源、人脈圍繞在公眾人士周圍的情形,拼多多不僅需要提防當前的公眾人物的統合力,也要對自家實現病毒式營銷時的手段盡量控制。
02.星巴克驅趕民警事件
【時間:3月15日】
品牌如何與消費者群體之外的公眾搞好關系?至少星巴克貢獻了“看人下菜碟”的嚴重錯誤方式。面對著完成公眾安全任務、在其店面外坐下休息的民警予以驅趕,既違反國情,又傷害公眾的認知,對公序良俗、道德教化起到嚴重的挑戰。
同時這一操作,也是面向消費者群體展現星巴克品牌的傲慢等負面特性的“機會”,對路人如此,對消費者的態度不言而喻。時刻保持對社會的敬畏之心,品牌才能做大做強。
03.丁香醫生被封事件
【時間:4月27日】
丁香醫生在大力抵制中醫、拉踩國產藥業后,順勢為引進藥品站臺,宣傳力度過大,招致廣大公眾不滿,更進而挖出丁香醫生團隊曾接受外國NGO組織獻金、非中立站臺某些極端環保組織的細節,導致丁香醫生被認定虛假宣傳,最終大部分社交媒體賬號被封禁處理。在這個互聯網流量聲音強大的時代,過分拉偏架需要足夠小心自家品牌的穩定性。
04.奧迪小滿廣告抄襲事件
【時間:5月22日】
為了流量,還是為了原創之美?奧迪在小滿節氣發布的廣告,精美的文案與出色的視頻布景竟然大幅抄襲其他自媒體創作者,原本地位不穩的廣告公司被置于風口浪尖上,奧迪雖然早早抽身,仍被作為汽車行業黑幕遭到大量批評。
廣告創意借鑒之事在行業內屢見不鮮,但是如此大范圍抄襲他人,除了暴露廣告公司從業人的“江郎才盡”,還實際抹黑了廣告行業、破壞了奧迪的品牌價值,對公關廣告行業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05.東風本田廣告盜用布景事件
【時間:5月23日】
東風本田廣告被指責大量盜用“遠家”自媒體視頻博主的店面宣傳微電影布景,引發互聯網熱議;本田官方發言人聲稱這部分店面宣傳布景已進入公有領域,不存在盜用,在互聯網虛擬版權難以界定的擦邊球當口,變相為虛擬版權做出了新的界定。
06.毒教材插畫事件
【時間:5月26日】
是拙劣的畫風,還是別有用心的負面教化?給中小學生的教材插畫以重口味、限制級畫面、不合時宜的插畫語言頻出沖上熱搜,震動互聯網線上與線下,各界人士都被卷入這場激烈的爭議中。
從公關的角度來看,毒教材事件代表著教育界對待學生的態度、認知,輕率地將插畫權力外包給尚未背調且信任度可疑的企業,對自身的整體信任造成嚴重沖擊。
07.鐘薛高“雪糕刺客”品質事件
【時間:7月1日】
鐘薛高雪糕一向以其高昂的價格令消費者望而卻步,今年夏季的新品價格仍然居高不下,被消費者戲稱為“雪糕刺客”,之后因雪糕質量不易融化,甚至火烤也不見融化,遭到一致吐糟與指責。
鐘薛高面對來自互聯網、線下、官方媒體的多方指責,含糊其辭、顧左右而言他的公關聲明與策略,招致更大的反對聲音,使得“雪糕刺客 = 鐘薛高”成為夏季營銷市場關鍵詞。
08.張小泉廚刀差品事件
【時間:7月18日】
知名菜刀品牌張小泉的質量頻頻發生問題,消費者針對菜刀不能拍蒜否則斷裂的問題點向客服質詢,卻得到張家經理人的辯解——“中國人不會用菜刀”“張小泉菜刀不能用來拍蒜”等明顯不具備公關素養、公知口氣蔑視消費者之嫌的說辭,遭到消費者一致嘲諷與指責。
在互聯網科普、數字公關崛起的當下,張小泉官方未能成功把握契機,任由管理層大放厥詞,缺乏對行業大環境的認知與常識,導致錯失公關先機,嚴重影響后續營銷計劃。
09.大窯汽水塑料紙事件
【時間:9月28日】
著名網紅品牌大窯汽水瓶中被喝出包裝用塑料紙,消費者致電售后服務,卻得到區域負責人含糊其辭的回答,還被說這種情況是“隨機概率”,表現出極大的不負責任,與對消費者的漫不經心,和歷史上多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成因不謀而合,損害了品牌聲譽。
10.魔獸代理權易主事件
【時間:11月20日】
大型多人在線游戲《魔獸世界》為中國數十萬玩家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其中國代理商網易卻在近日失去母公司暴雪的代理授權,導致魔獸、爐石等知名國際游戲被迫關閉中國服務區,引發強烈抗議與爭論。
網易輸掉暴雪的代理授權,其原因相當復雜,但很大程度源于網易不正規的經營模式。
非常有意思的是,十大危機公關事件,在五月和七月集中發生,難道真的是“蟬在叫人壞掉”的盛夏影響?
咳咳,其實危機公關事件在任何時間點發生均不為過,重要的是,遠離輿論、流量——這在未來的正常公關運作中也成為難以躲避的問題,一旦狀況發生,一味躲避、堵塞、反擊,均會被輿論帶節奏,要學會靈活變通、沉默應對指責、制造事件轉移公眾注意力,才是在近未來危機事件中的生存之道。


開年兩大公案落幕,給行業留下3點啟示


二舅、兒子和老公刷屏,對PR的3點啟示


肛腸治痔領域如何破局年輕化?馬應龍讓“痔瘡栓”沖向宇宙!


企業公關:要想持續增長,你得先守住風險


從陳赫與賢合莊說起,為什么明星們開始扎堆開店創業了

